高考剛結(jié)束沒兩天,一篇帖子,引來一眾膜拜。
@ 昊昊媽2012
今天在家閑著,網(wǎng)上打印了英語高考全國I卷和浙江卷給娃做(沒寫作文)。
盡管認知有限,但閱讀理解部分做得不錯,分數(shù)大半扣在完型填空。
比之?dāng)?shù)學(xué)鋪天蓋地地喊難,感覺目前的英語試卷確實難度不高,很難區(qū)分優(yōu)差。
有圖有真相:
7歲男孩昊昊做的英語高考全國I卷

7歲男孩昊昊做的英語浙江卷
橘子給大家拎一下重點:
一個7歲男孩,做19年英語高考試卷,不含作文,全國卷125分里得了101.5分,浙江卷110分里得了87分。
大家回想下自己當(dāng)年的高考英語成績,有沒有比這位小朋友好……
怎么想到給孩子做高考題的?這位媽媽是這么說的:
@ 昊昊媽2012
個人覺得,對于“自雞”(指不報班,家長親自帶孩子學(xué))英語的孩子而言,適時做點這類真題或參加標(biāo)化考試,至少可以大概了解閉門造車有沒有走錯方向。高考再被詬病,始終是高考,真題值得一試。當(dāng)然,還得娃也不排斥
這只是個孤例嗎?還真不是。很快,別的花友也來曬成績了。
@榴媽
2019年高考英語1卷自測
二年級原版娃,除學(xué)?荚,沒參加過任何正兒八經(jīng)的英語考試。
自測結(jié)果:除作文外,滿分125分,得102分,除去聽力,用時65分鐘。
分析:
1. 聽力:全部只聽一遍,重復(fù)的那遍跳過。錯兩道,都是需要推理判斷一下的,所以思維不到位,聽懂并不見得能做對。
2. 閱讀:只錯了一道。出乎意料,尤其是最后一道題型完全沒有做過,但是全做對了。因為沒有進行過閱讀理解技巧訓(xùn)練,傻乎乎的每篇都從頭一字一句看,然后看題做題。
3. 語言知識運用:完形填空錯7道,短文填空錯5道。同樣第一次見題型,做題速度極慢,做完形時已經(jīng)開始不耐煩,說很多題完全不知道什么意思。完形結(jié)束后休息15分鐘繼續(xù)短文填空……這一部分做完跟前面相比狀態(tài)是天壤之別,前面做完就告訴我聽力可能錯2個,閱讀錯1個,語用做完說完全不知道這些題在考什么。
4. 改錯:本來除了聽力,已經(jīng)做了60分鐘的卷子,我準(zhǔn)備放棄這道題,娃掃了一眼就說我一眼就看到錯誤了。我說那你不用寫了,給我口述吧。于是邊讀邊說,一次性全找出來了。原版讀的多了,眼里揉不得沙子,同樣是沒有見過的題型,卻一氣呵成。
自測結(jié)果很滿意,也清晰了以后的路線。
橘子再拎重點:
一個9歲女孩,做19年全國英語高考1卷,不含作文,125分里得了102分。這是在孩子沒接觸過考試題型的情況下,并且還完全是在考試規(guī)定時間之內(nèi)完成的。
還有另一位花友也曬出了成績……
@littlemiss
2019全國英語高考1卷自測結(jié)果
聽力:按音頻時間完成(約24分鐘),滿分30,得分30。
閱讀+寫作1(短文改錯):27分鐘完成,檢查7分鐘,滿分95,得分95。
作文:未寫
分析:比去年初做高考卷有很大進步。
7選5,一次性全對。注意了上下文聯(lián)系和邏輯關(guān)系,借助良好的語感素養(yǎng),保證了高正確率。
語言運用第一節(jié)完型填空(四選一),一次性全對。全面理解了文章的信息,領(lǐng)會了詞匯的含義。
語言運用第二節(jié)填入正確的單詞形式,一次性全對。通過比較長時間的習(xí)題練習(xí),提高了語法的敏感度。去年語言運用模塊兩個大題是失分重災(zāi)區(qū),今年一分未失,一來說明細致的學(xué)習(xí)有了成果,二來她心態(tài)逐漸成熟,做題有耐心,有思路,有方法了。
閱讀文章D篇,據(jù)她自己反應(yīng)是難度最大的。檢查時重讀一遍,恍然大悟,修改了答案,全對。我感覺和去年閱讀文章相比,整體難度降低了。
聽力很慢,很無聊,對原版娃是折磨。。。
總結(jié):系統(tǒng)學(xué)習(xí)+原版閱讀的孩子比較容易在高考英語上拿高分。所以,會不會繼續(xù)提高試卷難度呢,畢竟難度起點太低了。
10歲女孩做的英語高考全國I卷
浙江卷他們也做了:
@littlemiss
2019英語高考浙江卷自測結(jié)果
聽力:查詢發(fā)現(xiàn)與全國一卷內(nèi)容一樣,省略未做。
閱讀+語言運用:18分鐘完成。未檢查。滿分80,得分80。
寫作:40分,未做。
分析:去年首做全國卷,再做浙江卷,盡管浙江卷難度更大,但總結(jié)了全國卷的經(jīng)驗后,浙江卷表現(xiàn)更佳。今年依然按此順序做。
閱讀3篇,據(jù)她反映第二篇相對難度最大。
閱讀、完型填空難度與全國1卷差不多。7選5簡單。
10歲女孩做的英語高考浙江卷
橘子拎重點:
一個10歲女孩,做19年英語高考試卷,全國卷和浙江卷,作文之外的題目,都。是。滿。分。
這個孩子年齡稍大一點,之前也有過做高考試卷的經(jīng)驗,于是成績更加好了。社區(qū)里花友們對此的評論是:這是徹底漲停啊!
為什么這些孩子可以取得這么好的成績?他們的英語是怎么學(xué)的呢?
大家應(yīng)該注意到了,他們的自述里有一個詞叫“原版娃”。
什么是“原版娃”?
在我們小花生社區(qū)里比較主流的英語學(xué)習(xí)方法,叫走“英語原版路線”;這樣學(xué)英語的孩子,就是”原版娃“。
有很多花友都分享過自家執(zhí)行原版路線的經(jīng)驗和成果。@米公主和桃殿下 這篇分享很有代表性,之前也曾發(fā)表在我們公號上。讀一下這篇,你會對”原版路線“是怎樣的學(xué)習(xí)方法有比較具體的了解:11歲“懶”娃過了高中水平的PET劍橋英語考試,我們一路走來的經(jīng)驗總結(jié) ...
她的女兒,和前面做高考題的孩子們類似,通過原版學(xué)習(xí),在標(biāo)準(zhǔn)化的劍橋英語KET、PET考試中,取得了”卓越“的好成績。但在她看來,只要用這套方法,這是“普通孩子”“只要稍微用心”就都可以取得的成果。
前面提到孩子做了高考題的花友之一@榴媽,也寫文分享了他們的英語學(xué)習(xí)經(jīng)歷。從中我們可以看出“原版路線”學(xué)習(xí)方法的共性之處。
@榴媽 的經(jīng)驗分享
當(dāng)我把娃做高考英語試卷的成績發(fā)到小花生和朋友圈時,涌來大量老朋友和新朋友的咨詢,在此一并回答大家關(guān)心的問題:
1. 啟蒙年齡
榴(孩子的名字)是四歲多的那個圣誕,我假借圣誕老人之手送她了第一本英語書,是迪士尼的會發(fā)聲的一本單詞書。
四歲多啟蒙,在當(dāng)今的“雞媽媽”圈里真算不得早。我自己在最初的時候,也后悔自己浪費了四年的啟蒙時間。但是現(xiàn)在回想,這個年齡可能更適合大多數(shù)媽媽。因為這個年齡,孩子母語的口頭表達已經(jīng)完全沒有問題,媽媽和孩子可以有良好的互動,這樣更利于媽媽的堅持。
對著小嬰孩兒就開始英語啟蒙的媽媽,需要強大的執(zhí)行力,當(dāng)你日復(fù)一日的付出很難得到回應(yīng),付出和可見效果差距太大時都會讓媽媽打退堂鼓。對已經(jīng)形成母語強勢的孩子來說,英語啟蒙也是一個大難題,因為孩子的認知水平和英文資源很難匹配,低了孩子覺得無聊,與其相當(dāng)?shù)暮⒆佑致牪欢床欢@時媽媽和孩子要上演斗智斗勇的大戲。
所以,一個合適的啟蒙年齡是由媽媽的屬性決定的:你若有鐵杵成針的信念和行動力,就早點;你若有七竅玲瓏的智慧,就晚點。
2. 啟蒙資源
這年頭最不缺的就是資源。雖然我家也才二年級,但是我還是要提醒看文章的媽媽,以下資源可能過時,最好的辦法就是混跡小花生,時刻掌握動態(tài)。
我們的啟蒙資源主要是動畫、分級讀物和繪本,后來我也加了美國原版教材。
動畫片:Kid’s ABC,Penelope,Maisy,Numtums,Abadas,Peppa Pig;
分級:培生、海尼曼和牛津閱讀樹;
繪本:基本是就是廖單(廖彩杏書單),但是只讀了很少的一部分。
使用教材其實是啟蒙了大半年之后的事了,從流傳的美國加州preK到K再到G1,正好一直在按美國同齡娃走。
橘子: 用動畫片、分級和繪本實現(xiàn)啟蒙,是原版路線常用方法。想更了解上述資源,可參考以下文章
從2歲起一直用原版動畫片輔助兒子英語啟蒙,4年來發(fā)現(xiàn)這8部作用最大 …
8歲英語啟蒙手記:海歸媽媽聊聊方法論和最推薦的5套分級讀物…
學(xué)習(xí)Wonders(加州語文)兩年,我發(fā)現(xiàn)“循序漸進”是它最大的優(yōu)點…
3. 啟蒙方法
我家的方法就一個字,“玩”。
玩游戲
在沒書和沒看動畫片之前的玩,我舉兩個例子。
a. 打地鼠
孩子站在床中間,周圍全是玩具動物,孩子手里拿著海綿棒,爸爸和媽媽就是偷東西的地鼠,蹲在床邊。
我和爸爸大叫一種動物名稱的同時站起來拿動物,棒子打著任何身體部位就得把手里的東西放下重來。等孩子熟悉了,就換她當(dāng)?shù)厥蟆?/div>
開始的時候,爸爸媽媽同叫一個動物,這樣可以加深記憶,但是為了不失樂趣,兩個大人可以互相打掩護,一個人假裝站起來但是卻不拿,乘機另一個人站起來拿。等孩子動物名字熟悉了,完全可以隨便跑著拿。
后期不止動物,什么花花草草都可以,水果蔬菜什么的,只要是你想讓小家伙認識的,就放在那里吧。
b. 猜猜看
晚上在房間里關(guān)了燈,掛一個薄一些的床單或者大圍巾,小臺燈放在單子后面打光,后面一個人拿著動物(后期也是變成任何東西)在幕布那里,這樣從前面看的人只能看到輪廓了。
幕布后面的人問:Can you guess what it is?
寶貝和另一個人說:Is it a cat?
幕布后面的人說:Yes, it is. 或者 No, it isn’t.
這個游戲完美掌握疑問句!初期寶貝只說單詞,另一個大人在旁邊說完整句子(說自己的,不要翻譯寶貝的),沒兩天寶貝就可以自己說完整的句子了。
另外,你可以根據(jù)孩子的愛好,舉一反三設(shè)計很多小游戲,比如打獵、小火車拉貨等等。
這個階段我要特別強調(diào)一點:爸爸媽媽把心沉浸在玩游戲本身,而不是記單詞說句子,我家常常我和爸爸也玩的笑成一團。如果你一旦心心念念全是記單詞,這些簡單的游戲就會失去樂趣。你要先想辦法把游戲玩有趣,才可能讓寶貝聽進去、說出來英語。
“玩”動畫片和分級
這樣的游戲大約玩了三個月,開始看動畫片。動畫片看完還是玩,演動畫片的可笑橋段或者胡亂加工。
分級是幾乎同步開始的。分級讀物那時的作用根本就不是讀書,而是簡單的聽力材料。分級同樣是玩,擺了滿滿一地的書,放音頻,看娃和爸爸誰能更快找到那本書。
榴為了贏,總是找我反復(fù)熟悉書和音頻。但是熟了之后,聽個題目就能找出來了啊,所以后面要加上讀的比拼(這里的讀完全靠記憶,根本不認識),誰讀的更接近音頻誰就勝。裁判是她,因為我相信,我們的耳朵已經(jīng)被我們大腦根深蒂固地加工成Chienglish了。
分級同樣能演。道具?爸爸承擔(dān)了差不多百分之八十的道具任務(wù)。
不是準(zhǔn)備道具,而是直接演,天上飛的、地上跑的、水里游的、家里擺的,各種職業(yè)、各種年齡、不分男女,爸爸的演技可以輔修表演系了。
為啥不用真家伙?因為沒有比爸爸更好的玩具吧!
“玩”教材
教材的“玩”。流傳的preK教材稱不上是教材,其實只是一個教學(xué)提綱。我按照這個大綱,一天到晚都在絞盡腦汁設(shè)計游戲,每天的教學(xué)任務(wù)就是帶著她做各種游戲。
比如學(xué)顏色,就做個混色實驗,順便畫個實驗報告
學(xué)反義詞,就來個玩偶大體檢,高矮胖瘦大小長短輕重都讓小醫(yī)生自己稱一稱量一量,最后別忘了出個體檢報告。
學(xué)到城市,就和孩子花個兩天時間搭一個城市,有學(xué)校、警察局、消防局、動物園、超市、公交系統(tǒng)……小城故事多,還愁沒得學(xué)嗎?
總之,媽媽這時的關(guān)鍵詞就是裝瘋賣傻、坑蒙拐騙,使盡渾身解數(shù)把娃拉上軌道。
4. 怎么實現(xiàn)自主閱讀的?
一開始也嘗試用過分級讀物,但是出奇效的卻是 Peppa pig 的動畫繪本,這部娃看了n多遍的動畫。
娃讀的時候,我也不管是讀出來的,還是憑著記憶背的。讀完第一季的52本,sight words (高頻詞)全解決了。
然后迅速過了一遍 Hooked on Phonics,所謂迅速,就是完全不記憶那些規(guī)則,只靠感覺往下讀。同時看 Alphablocks 和 Leap frog 兩部動畫片,再玩通關(guān) Teach your monster to read 這個游戲。
再使用 I can read 里的幾個系列讀物,之后迅速跳級到初章書 Rainbow Magic。
有了前面大量“玩”的過程,聽說已經(jīng)先行。在讀的方面,榴從不認字的小白,到閱讀完第一套初章書,只用了八個月的時間。
橘子:在閱讀過程中,重點掌握高頻詞、掌握自然拼讀,從而實現(xiàn)自主閱讀,再逐步從簡單的分級讀物讀到章節(jié)書,也是原版路線的通常做法。想更了解上文提到的資源,可參考以下文章
在家學(xué)自然拼讀:我和兒子這兩年多的拼讀啟蒙路線圖 ...
美國最暢銷的分級讀物 I Can Read專場,來了五套必讀書
紐約時報暢銷榜首系列Rainbow Magic“橋梁書版”,給女孩子的易讀原版書!
5. 日常持續(xù)輸入具體如何進行?
聽和讀的材料我就不列舉了,小花生里有很多適合書單。就一條原則:娃喜歡,不喜歡就換!
學(xué)前聽力時間保證至少是一個小時,上學(xué)后每天也能保證半小時。利用上學(xué)路上、平時坐車排隊這些碎片時間。
在最初時,我會提前過一遍書,查出所有可能不會的單詞的英英釋義,抄在書上,或者做成如下的Excel表格。
這么做并不是為了讓她記憶,只不過是想節(jié)省她的時間,快速推進閱讀。事后也不做復(fù)習(xí),下次再碰到,我替她記著在哪見過,翻出來給她看一下。
等閱讀速度越來越快,我趕不及制作,慢慢也就罷了,變成她不問我就不查。但是脫離老母親的掌控,老母親就心慌啊,為了圖安心,買了STAR測試的賬號,讀完或者聽完一本做測試,看看掌握情況。
啰啰嗦嗦說了一大堆,希望有你要的干貨。最后再啰嗦兩句,可能是我和爸爸都是一路應(yīng)試走到頭,于是更想背誦刷題這些招數(shù)晚點出現(xiàn)在孩子的世界里。
如果你能對自己狠一點,讓娃輕松一點點,可以試試我的路。
———— / END / ————
來源:小花生網(wǎng)